網頁

2011年1月6日 星期四

教養可以這麼浪漫

以下資料來源: http://114.34.80.47/FILEX09/show_sub.aspx?event_project=990528&event_id=3558 
990528菲力父母成長大學[講座內容]

最貼近台灣家長的教養觀念
教養可以這麼浪漫
主講人:李偉文 理事長
⊙湯城牙醫診所 、醫師荒野保護協會 榮譽理事長、教育部 環保小組顧問
⊙國科會 節能減碳計畫諮詢委員、青輔會 青年行動計畫諮詢委員

1.焦慮的父母親
什麼是競爭力?為什麼要教育?
不確定時代裡的教養方式

2.人塑造環境,環境塑造人
改造環境,也就是從結構面來處理,是最輕鬆、最有效的。
若周邊有許多誘惑,要孩子控制自己不受吸引是強人所難。
限制是一種負面能量,克制也得耗費很大的心力,是非常不值得的。
不要去限制孩子,而是要用盡心思去吸引他們做有意義的事。用正面的事物取代負面的事,而不是一昧禁止卻找不到有趣的替代方案。

3.用心而不要太用力
教養是一種經過設計後的放任。
設計與安排適當的情境或環境,然後引導孩子在其中自由自在發展。
不要嘗試教豬唱歌。

4.神啊! 請多給我一些能力
學習力.品格力.英語力.寫作力…。
種子與沃土…能力.知識、學問都是種子。沃土,是可以感受的心靈、是個性、是對生活生命的態度。

5.為孩子開發潛能?
生理上與學習心理上的潛能。
潛能必須由外在的人或物或情境去呼喚出來。
凡去尋找自己生命的人必將失去它。忘掉自我,才能在與周遭應付中發現自我。

6.讓天賦自由
「喜歡做的事」與「擅長做的事」能夠相互結合的境界。
儘量讓孩子接觸更多不同的活動與多元學習,然後耐心地從旁觀察。

7.協助孩子選擇職業
回應內心最浪漫的呼喚。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,觀察他們對什麼人物典範會感動,對於那一類的故事或電影會反覆再看,這些會觸動孩子內心的事物就是他們熱情之所在。
最現實的條件,也就是讓孩子知道一個行業真實的24小時生活,不是外表的成就,而是從事那個職業的人平常的作息,最起碼孩子要能接受那種生活。

8.為什麼要念書?
念書只是一種工具罷了(工具的創造都是為了解決人類的不便或需求而誕生的)。
念書是我們為了擁有更多能力可以與別人做更好交換的工具(念書是用來增加未來選擇的工具)。
什麼樣的工作比較可能給你快樂?第一.給你意義,第二.給你時間。
過程會不斷遭遇到大小瓶頸,想克服這些難關,必須有堅強的耐力。
當我們超越過一個又一個的障礙之後,也可以獲得自信,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對新的挑戰。
訓練我們的記憶力,增進我們的判斷能力以及舉一反三的應用能力。

9.有一些科目好像以後用不到?
傻瓜吃麵包的故事。
往後真正用得上的能力,還是必須經由我們的基本能力而發展。
念書就像是一場人類演化過程裡無止境的接力賽。

10.如何面對失敗與懂得自處
讓我們擁有屬於自己的幸福。接受自己的平凡,學會如何面對失敗,體會到即使比不上別人,仍舊是一個有價值的人。
著重努力的過程與態度,從有興趣的科目或休閒活動建立信心,豐富精神生活、音樂、藝術或大自然。

11.溫暖、體諒、關懷別人
未來的世界,是專案工作型態的社會,需要的人才必須跨領域與他人團隊合作,因此,教育孩子擁有一顆能理解別人、同理別人,為他人設想的心,反而能提高子女未來的競爭力。
方法一:帶領孩子觀察他人情緒。
方法二:要求孩子參與家事。
方法三:陪孩子共讀書籍與電影。

12.舒壓,比優秀更重要的事
四分之一的小學生曾經想過要自殺,到了中學,三分之一以上,其中有四分之一的人曾經採取過行動,自我傷害。
壓力是無所不在的,有時候是我們無力也無法改變的。
改變看待事情的角度與心態,學習與壓力共處,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,將壓力控制在自己可以承受的範圍。
首先是父母親自己本身的價值觀與態度要先做檢視,生命有多元的價值,人生還有別的可能。
中長期的壓力,養成好的生活習慣,定期運動,接近大自然,以及音樂欣賞。
增進孩子的能力,以及養成規劃事情安排生活的習慣,將無形的壓力具體化,然後化整為零,依序處理。

13.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
人的社會化、人格發展以及文化傳承等等,都在同儕團隊中形成。
孩子早期在家中所習得的經驗,不見得會影響以後的行為型態,因為他們會把家中所學的視為與外面世界所需的規則沒關,當他們踏出家門時,可能會輕易地將這些東西拋棄,就像他們一出門就立刻脫掉媽媽強迫穿的毛衣一樣。

14.同伴影響
孩子、獨自、親子共同。
伙伴、人際關係、共同挑戰。
來自不同學校的共學團體。

15.給孩子空白的寒暑
交換照顧、住宿的好處。
童年玩伴,生命的老朋友。
不同視野與學習。
觀察孩子與同伴的互動。

16.給孩子的三樣禮物
可以操作,可以檢視。
孩子拿到後,能面對未來世界的競爭與挑戰。
無法花錢外包,只有父母能給。
人生旅途中陪伴孩子的禮物:
第一樣禮物是生活常規的養成。
第二是讓孩子養成喜歡看課外書的習慣。
第三是領導與被領導的素養,也就是表達與傾聽的能力。專案工作時代裏的團隊合作。

17.對自然生命的感受力
電視頻道裏巨細靡遺的生態影片,或者印刷精美的圖鑑百科全書,自然知識或許相當豐富,但是對於自然生命的感受力反而快速消失。
如何陪伴著孩子,重新看見活生生的生物,享受大自然的美好,反而是一項新的挑戰。

18.台灣教育的危機
創新和勇氣早已遠離校園,台灣教育讓孩子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。
學校時代失去能力,長大後就算拿到博士學位,也不會變得更聰明。

19.知識與想像
知識就是力量?錯!
知識只是鋼鐵,想像力才能讓他變成器具或武器。
愛因斯坦說,想像比知識重要,真正的力量來自於創造,創造源自於想像。

20.什麼是創意
賴聲川:創意是出題目與解題目的歷程。
姚仁碌:創意就是解決問題的過程。
創意不只是提出好點子,創意的完成是所有智能的展現(多元智能)包括意志力與人際關係。
創意是面對生命的態度與每日的生活習慣。
創意是鬆綁大腦的過程(天真與直覺)。
未來競爭力不是運用理智與邏輯,而是運用直覺,整合模糊,陌生與支離破碎的能力。

21.為什麼懂得問問題,那麼重要?
彼得杜拉克:過去的主管是知道如何解答問題的人,但是未來的領導者必將是知道如何提問題的人。
戴爾電腦的戴爾:問很多問題可能讓你得到更多點子,而這些想法對於劇烈競爭的時代非常重要。

22.影像與文字的差異
影像根源於演化遺傳中的基因(先天制約,任何人都具有的能力)
文字是近代文明發展出(後天,不學就不會)。
影像引起直接情緒反應,文字是間接的媒介,需要想像與訓練。

23.文字與想像
只看電視、漫畫無法培養想像力,英文imagination意思是「一種想像出眼睛看不到的東西的能力」,電視漫畫一開始就有影像畫面,無從讓我們自己去想像。光看電視會製造出只是被動接受資訊以及不深入探索的人。

24.影像如何協助學習?
作文以及形成觀點之前的東西。
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培養。

25.親子共讀電影
國際觀的養成。
多元視野與體貼的心。
親子互動及培養發問的能力。

26.為什麼要看電影?
八大藝術集大成者(文學、繪畫、音樂、舞蹈、雕塑、建築、戲劇)
愛迪生1887年:「誰支配電影,誰就掌握了影響民眾的最大權威。」
電影在人類大腦演化上的優勢。

27.適合陪孩子一起閱讀的電影
體驗多元文化,瞭解各個國家與民族的現況。
培養同理心,感受各種身心障礙朋友的處境與心情。
學習其他小孩子如何面對與處理問題與困難。
各種議題,如教育、環保、人權…等等。

28.透過影像引導孩子思考
在家裏放映的幾個注意事項:
用投影大銀幕。
燈關掉,電話拿起來,手機也關掉。
全家一起看。
先用分享方式,再漸進到提問或作文。

29.用日劇訓練寫作
日劇每部11集左右,每集45分左右。
戲劇與電影有什麼不同?
每看一集就可訓練2篇作文。

30.愛因斯坦與安藤忠雄
人類所能經驗最美最深的感情,是神秘的感覺,它是所有科學起源。
未來的世界需要有創造力與想像力的人。
童年期越長,越多空白時間,越能保有創造力和想像力。

31.創造力包括態度和能力
態度(激發創意本身的慾望)。
能力(如何找到途徑讓慾望成形) 。
對大海的渴望(如果你想造一艘船,不要抓一批人來蒐集材料,不要指揮他們做這做那,你只要教他們如何渴望浩瀚的大海就行了!)

32.以生命影響生命
對環境真正有幫助的做法,真正有意義的教養方式。
只有美好的生命才能帶出美好的生命?
教育孩子並不只是教導或訓練,而是一種陪伴,一同感受。

沒有留言: